医药人做好产品销售的4大对策

2024-5-10 13:09| 发布者: 落败的青春阳落s| 查看: 104| 评论: 0

来源 | 赛柏蓝 (未经授权,禁止转载)

特约撰稿 | 夏虫语冰





01 集采常态化,医药人的应对思考



第七批国采报量已官宣,国家医保局前几天也已发文明确要求:2022年各省集采+联盟集采品种累计数必须大于350个,且国家版及各省市地方版DRG/DIP 2022-2025年规划已相继出台。


加之我国老龄化、少子化现象加剧,疫情反复,新冠防控资金耗费巨大,医保控费、监察越来越严,国家集采,跨省联盟集采,DRG/DIP如火如荼,合规检查,合理用药环环紧扣,住院部药品用量、金额,严重受限。





来源:摄图网



医药人如何应对集采常态化?


如何做好集采常态化下的药品销售工作?


这是个值得每位医药人好好深思的问题。


转身还是坚守?粗放还是精耕?


24年来笔者一直坚守在医药行业一线,针对集采常态化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应对之策也思考和学习了不少,同时也进行了实践检验,现就有关问题及解决思路统一汇总整理如下,希望能给各位赛柏蓝的读者带来一点启发。


02 未报量医院如何开发?



1. 综合考虑品种的价位,定位好其主要目标医院和人群。是等级医院,基层医院,还是三级、二级,目标科室又是什么?


2. 与院领导,药剂科,医保科沟通时,帮其算经济账:若使用我司品种,比医院现有同成份品种,可以给医院节省/结余留用多少医保资金?


3. 这是笔阳光下的收入:a. 院长可以拿来做科室/医生的绩效激励;b. 药剂科也给医院赢得了利益,可把药剂科从成本部门变成利润部门。


03 报量医院一直不采怎么办?



1. 拜访更高阶领导;
2. 与医院药剂科、医保科、药剂科、主要用药临床科室/当地医保部门、卫健部门,主动积极友好沟通,寻求理解支持帮助;
3. 相关部门如果能督促文件中相关规定、政策、制度的落地实施,对药企是有利的。


04 带量少的医院如何上量、争取余量?



1. 在主要用药科室尽量多的开科室会:让医生尽快熟悉产品的相关知识,降低和消除他们对过评中选品种的质量顾虑(与原医院使用的同成分药品或原研药品之间的)。


2. 争取后续惯性处方:做好专业和客情服务,使医院,科室形成路径依赖,让医院在余量部分还能放大报量和使用我司品种。


根据中选价格,具体可分以下2种情况:


a. 你的中选价格最低:


加之前期因有报量,医院已有使用经验,且使用你的,可节省医保医疗费用,那就相对更容易争取该院的余量部分了 ;


b. 你的价格高:


做好服务,以惯性势能及路径依赖影响,说明其换其他厂牌带来的麻烦:医生又得了解、熟悉、适应新品,这样就可左右或影响医院后续报量和使用量,同时加大余量部分的支持力度,提高医院单产。


05 集采未中选产品如何争取余量?



与医院药剂科、医保科沟通,阐述清楚余量市场你们参与的好处。


根据中选价格具体分以下2种情况:


1. 与医院已使用的中选品种相比,你的价格更低的:从给医院节省医保支出费用,提高医院阳光收入,给患者减负方面去说服使用你司产品。


2. 你司产品高于医院使用的已中选品种的:


a. 和药剂科,医保科沟通集采政策的相关内容:医院在报量完成后可以自主采购价格适宜的同成份品种;


b. 用证据说明你的产品质量的可靠性,用行动证明你司的专业,优质,高效服务及若选用可带给医院的其他更多利益,描绘和展示若合作后,未来几年的共赢前景。


总之,集采常态化下,若还想在医药行业坚守,想做好销售工作,就必须学习领悟吃透政策,结合具体区域市场或单个医院做好一院一策的可实施行动方案,更专业、优质、高效、细致、深入地做好医院链条中的服务工作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上一篇:医药私募一哥 谈疫情下的医药股

下一篇:医药股插上了“新翅膀”

sitemap.txt | sitemap.xml | sitemap.html 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彩虹系统 ( 湘ICP备17022177号-3 )

GMT+8, 2024-6-29 17:10 , Processed in 0.598385 second(s), 42 queries 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